寂夜一首效子建
[明代]:文徵明
中宵闻零雨,抚枕起躇踟。昏釭栖素壁,流焰照重帏。
感此寂无语,戚然兴我思。我思何郁伊,欲举棼如丝。
少壮不待老,功名须及时。男儿不仗剑,亦须建云旗。
三十尚随人,奚以操笔为。文章可腴道,曾不疗寒饥。
仰屋愧浮尘,俯睐影依依。人生良有命,何独令心悲。
心悲发为白,失脚令身危。欲为绝世行,道远恐不支。
世情忌检饬,敛目俟其疲。谁能七尺身,受此千变机。
役役亦徒尔,多忧得无痴。惟应慎厥躬,古人以为期。
中宵聞零雨,撫枕起躇踟。昏釭栖素壁,流焰照重帏。
感此寂無語,戚然興我思。我思何郁伊,欲舉棼如絲。
少壯不待老,功名須及時。男兒不仗劍,亦須建雲旗。
三十尚随人,奚以操筆為。文章可腴道,曾不療寒饑。
仰屋愧浮塵,俯睐影依依。人生良有命,何獨令心悲。
心悲發為白,失腳令身危。欲為絕世行,道遠恐不支。
世情忌檢饬,斂目俟其疲。誰能七尺身,受此千變機。
役役亦徒爾,多憂得無癡。惟應慎厥躬,古人以為期。
唐代·文徵明的简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 文徵明的诗(506篇) 〕
宋代:
范成大
作字腕中百斛,吟诗天外片心。
习气吹剑一吷,病躯垂堂千金。
作字腕中百斛,吟詩天外片心。
習氣吹劍一吷,病軀垂堂千金。
清代:
陈忠平
田居半遗世,鹅鸭自成群。偶识成知己,时来唤采芹。
村头归野鹤,山角响孤云。薄醉浑难觉,悠然戴夕曛。
田居半遺世,鵝鴨自成群。偶識成知己,時來喚采芹。
村頭歸野鶴,山角響孤雲。薄醉渾難覺,悠然戴夕曛。
清代:
杜贵墀
断槛扶慵,危桥倚困,日日无情烟雨。旧识萧娘,不是者般眉妩。
直瘦到、金缕衣宽,断魂比、玉门关苦。念漂萍、泊絮都非,斜阳空付乱蝉语。
斷檻扶慵,危橋倚困,日日無情煙雨。舊識蕭娘,不是者般眉妩。
直瘦到、金縷衣寬,斷魂比、玉門關苦。念漂萍、泊絮都非,斜陽空付亂蟬語。
宋代:
薛季宣
虎将夏中时,旋复怡亭址。茅茨覆采椽,朴拙亦可喜。
建斗五移杓,殊亭更释子。规摹虽少华,不陋复不侈。
虎将夏中時,旋複怡亭址。茅茨覆采椽,樸拙亦可喜。
建鬥五移杓,殊亭更釋子。規摹雖少華,不陋複不侈。
明代:
王世贞
祖道春明三载强,宛如苏李赋河梁。君应食酒谈廷尉,我但登临忆侍郎。
一棹不妨衣带水,九秋谁拂蒯缑霜。祗园处处堪题石,莫遣青山负举觞。
祖道春明三載強,宛如蘇李賦河梁。君應食酒談廷尉,我但登臨憶侍郎。
一棹不妨衣帶水,九秋誰拂蒯缑霜。祗園處處堪題石,莫遣青山負舉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