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辞
词语解释
遁辞[ dùn cí ]
⒈ 因为故意躲闪或掩饰错误、或者由于理屈词穷或不愿以真意告诉他人时,用来搪塞的话。
例遁辞知其所穷。——《孟子·公孙丑》
英quibble; subterfuge;
⒉ 也作“遁词”
例遁词巧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遁词”。亦作“遯辞”。亦作“遯词”。指理屈辞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
引《孟子·公孙丑上》:“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后汉书·逸民传·戴良》:“州郡迫之,乃遯辞诣府,悉将妻子,既行在道,因逃入 江夏 山中。”
宋 张载 《语录钞》:“遁辞者无情,只是他自信,元无所执守。”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但不知讲学家见之,又作何遁词耳。”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是以为文,匆遽张皇,盈篇累牘,迄乎终篇,则曰:‘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其所武断,莫非遯词。”
巴金 《秋》二二:“周伯清 的脸上现出惭愧的表情,他再找不到遁辞了。”
艾青 《火把》诗之十六:“现代的恋爱,是一个异性占有的遁词。”
国语辞典
遁辞[ dùn cí ]
⒈ 理屈辞穷时,为逃避他人诘问,于是偏离主题,闪烁其辞。也作「遁词」。
引《孟子·公孙丑上》:「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近托辞
最近近义词查询:
开头的近义词(kāi tóu)
屡屡的近义词(lǚ lǚ)
落网的近义词(luò wǎng)
偶尔的近义词(ǒu ěr)
馈遗的近义词(kuì yí)
术士的近义词(shù shì)
专门的近义词(zhuān mén)
明天的近义词(míng tiān)
接近的近义词(jiē jìn)
花草的近义词(huā cǎo)
失常的近义词(shī cháng)
公共的近义词(gōng gòng)
伙伴的近义词(huǒ bàn)
惩罚的近义词(chéng fá)
黎民的近义词(lí mín)
全面的近义词(quán miàn)
冷清的近义词(lěng qīng)
子女的近义词(zǐ nǚ)
思想的近义词(sī xiǎng)
紧密的近义词(jǐn mì)
利用的近义词(lì yòng)
市集的近义词(shì jí)
管理的近义词(guǎn lǐ)
参半的近义词(cān bàn)
厚实的近义词(hòu shí)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lì dài历代
- xiù yī zhí fǎ绣衣执法
- shàng fāng jiàn尚方剑
- tán xiāng méi檀香梅
- yí fēng yí zé遗风遗泽
- róu hé揉合
- zài jiā在家
- cài dāo菜刀
- yuán èr元二
- yù jié láng玉节郎
- xǐng mù醒目
- yào sài要塞
- zhǔ shí主食
- gōng zuò miàn工作面
- yōu xiù优秀
- liáo shì辽事
- wēng fāng gāng翁方纲
- zhàn chē战车
- yán jí延及
- dǒng de懂得
- lián máng连忙
- ruǎn mián mián软绵绵
- shàng fāng jiàn上方剑
- yī miàn一面